页岩气渗流机理与产能研究

被引:37
作者
李亚洲
李勇明
罗攀
赵金洲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页岩气; 渗流模型; 产能评价; 吸附; 扩散; 数值反演; 数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2 [油页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页岩气储存和运移的特殊性导致了其渗流过程描述的复杂性。很多学者按照双重介质渗流研究页岩气渗流,认为吸附气解吸后直接扩散到裂缝中;但由于其忽略了基质颗粒间存在的游离气,使得渗流过程的描述不完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中引入了一个新的流动过程——基质孔隙系统中的流动,建立了相应的页岩气渗流方程;通过空间变换及数值求解,得出了圆形封闭地层中页岩气井定压生产时无因次拟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在此基础上绘制了产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分析了吸附系数、封闭边界半径、弹性储容系数等页岩气特征参数对产能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井的产能曲线呈初期产能快速下降—稳产—产能缓慢下降的"三段式"特征;封闭边界半径越大,稳产时间越长;吸附系数越大,初期产能下降越慢,稳产时间越长;裂缝弹性储容系数越大,初期产能下降越快。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页岩储层伤害机理研究进展 [J].
卢占国 ;
李强 ;
李建兵 ;
宋菲 ;
刘恒 .
断块油气田, 2012, 19 (05) :629-633
[2]   美国页岩油气开发技术及对我国的启示附视频 [J].
庞长英 ;
连军利 ;
吴一凡 ;
杨蕾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 (05) :62-66+160
[3]   川西坳陷陆相天然气勘探新思考 [J].
王鹏 ;
李瑞 ;
刘叶 .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34 (04) :406-411
[4]   国内页岩气有效开采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J].
薛承瑾 .
石油钻探技术, 2012, 40 (04) :1-6
[5]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聚集条件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包书景 ;
边瑞康 ;
宋晓蛟 ;
刘建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3) :335-345
[6]   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评价 [J].
王鹏万 ;
陈子炓 ;
贺训云 ;
董立 ;
徐政语 ;
马立桥 ;
董庸 ;
黄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3) :353-363
[7]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探讨 [J].
郭庆 ;
申峰 ;
乔红军 ;
张军涛 ;
施里宇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 (02) :96-98+9
[8]   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意义 [J].
梁超 ;
姜在兴 ;
郭岭 ;
杨镱婷 .
断块油气田, 2012, 19 (01) :22-26
[9]   美国页岩气钻采技术及对河南油田的适应性分析 [J].
李生莉 ;
吴太平 ;
周建生 ;
任海珍 ;
曾丽 ;
高立建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 26 (01) :75-77+8
[10]   页岩气储层渗透性测试方法对比分析 [J].
李智锋 ;
李治平 ;
王杨 ;
姜宝益 ;
宋兆杰 .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6) :76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