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南方二叠纪礁类型及成礁的控制因素
被引:22
作者
:
杨万容,李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杨万容,李迅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来源
:
古生物学报
|
1995年
/ 01期
关键词
:
礁类型;控制因素;二叠纪;中国南方;
D O I
:
10.19800/j.cnki.aps.1995.01.005
中图分类号
:
Q911 [普通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我国南方的二叠纪礁主要分布在黔、桂、川东、湘鄂西以及中下扬子地区,有两次大的成礁期,即茅口期和长兴期,且以长兴期礁发育好、分布普遍。根据礁的成因、组构及礁岩类型,将南方二叠纪礁分成4类:生物礁,生物丘,灰泥丘和地层礁。各类礁均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同时它们的形成、演化和消亡,明显地受到古构造(尤其是古断裂)、古地理、古环境和海水进退、海平面升降的严格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5+145-1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无锡嵩山长兴期海绵生物礁的发现及其意义
[J].
王恕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恕一
;
朱宏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宏发
;
陈亚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亚中
;
施伟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施伟军
.
地层学杂志,
1990,
(04)
:308
-310+328
[2]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
1
→
共 2 条
[1]
无锡嵩山长兴期海绵生物礁的发现及其意义
[J].
王恕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恕一
;
朱宏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宏发
;
陈亚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亚中
;
施伟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施伟军
.
地层学杂志,
1990,
(04)
:308
-310+328
[2]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