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长线控制装备的强电磁脉冲效应实验与机理分析

被引:2
作者
安霆 [1 ,2 ]
刘尚合 [1 ]
孙国至 [1 ]
张勇强 [1 ]
机构
[1] 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技术研究所
[2] 部队
关键词
长传输线; 静电放电; 电快速脉冲; 超宽带; 作用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441 [电磁学];
学科分类号
0809 ;
摘要
文章目的是通过实验研究带有长控制导线装备的强电磁脉冲效应。通过静电放电实验发现了该装备的电磁效应;通过电快速脉冲实验验证了控制线是电磁干扰传播的重要通道,且干扰能"通过"光电耦合器件并导致装备死机;通过超宽带实验证实了强电磁脉冲场能在该装备的两芯传输线上激励高幅值的高频差模干扰电压信号。文中详细描述了实验方法,给出了干扰信号随传输线长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控制线末端差模干扰信号的产生机理和干扰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件的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66+368 +3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锥形绕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分布研究 [J].
彭迎 ;
阮江军 ;
李名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6) :6-14
[2]   一种基于RLC元包的有损传输线的渐近式构造模型 [J].
林赛华 ;
杨华中 ;
钟晓征 .
电子学报, 2006, (05) :902-905
[3]   变频牵引电机定子绕组暂态电压分布的计算 [J].
佟来生 ;
温凤香 ;
吴广宁 ;
林同光 ;
张国钦 .
高电压技术, 2006, (02) :1-3
[4]   HEMP线缆效应研究中的几个关键因素 [J].
谢彦召 ;
周辉 ;
孙蓓云 ;
王赞基 ;
王群书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5, (06) :91-94+162
[5]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脉冲变压器锥形绕组电压分布数值分析 [J].
李名加 ;
常安碧 ;
康强 ;
阮江军 ;
彭迎 ;
张宇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1) :132-136
[6]   武器装备的电磁环境效应及其发展趋势 [J].
刘尚合 .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1) :1-6
[7]   近地长电缆对高空电磁脉冲晚期部分的响应 [J].
余同彬 ;
周璧华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2) :1237-1240
[8]   RLC传输线的精确矩模型及其在互连线网时延估计中的应用 [J].
郭裕顺 .
电子学报, 2003, (11) :1618-1622
[9]   互连设备的高频传导干扰分析 [J].
路宏敏 ;
傅君眉 ;
刘科祥 ;
薛梦麟 ;
朱满座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0, (12) :10-14
[10]   多芯片组件传输线的建模与模拟 [J].
付国春 ;
林争辉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997, (1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