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表达的逆向思考

被引:29
作者
刘一鸥 [1 ]
陈肖静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
朋友圈; 点赞; 文化; 意义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点赞"行为在网络的流行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网络文化表达方式的思考。作为"点赞"的主要阵地,微信朋友圈的"点赞"研究主要集中在族群、原因、行为特征以及意义生产上。本文在总结部分研究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和传播学角度,重新审视朋友圈的"点赞"文化现象与成因,以获得对当今"点赞"文化理解的批判性认识。本文认为,点赞原因和过程并不如想象的积极乐观,交流的不对称导致意义空缺,结果自然不是文化的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9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 [J].
王斌 .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07) :20-24
[2]   从媒介批评视野看社交网络中的点赞评论 [J].
辛尔露 .
东南传播, 2014, (04) :115-117
[3]   “点赞”并非真实沟通 [J].
周婕 .
新闻战线, 2014, (02) :73-73
[4]   “生命在于运动 意义成于互动”——关于新媒介文化及思想路径的对话 [J].
何道宽 ;
蒋原伦 .
文艺研究, 2013, (10) :69-76
[5]   对媒介事件和媒体景观的透视与诠释 [J].
朱媛媛 .
新西部(下半月), 2009, (02) :130+122-130
[6]   论网际空间的“使用—满足理论” [J].
胡翼青 .
江苏社会科学, 2003, (06) :204-208
[7]  
新新媒介.[M].(美) 莱文森;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8]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M].位迎苏;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9]  
文化的表达.[M].赵旭东;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