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患者抑郁情绪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12
作者
叶海霞 [1 ]
李世林 [2 ]
机构
[1] 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内科
[2] 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外科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相关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调查卒中后患者抑郁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88例脑卒中后患者,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价脑卒中后患者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抑郁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8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合并卒中后抑郁112例,发生率59.57%,其中轻度抑郁62例(55.36%),中度抑郁46例(41.07%);重度抑郁4例(3.57%)。卒中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在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合并脑卒中危险因素、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文化程度、脑卒中性质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合并脑卒中危险因素、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情绪对疾病康复和疗效的影响,从多维度进行干预来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以促进其早日康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张秀玲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01) :24-25
[2]   卒中后抑郁的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魏常娟 ;
薛蓉 ;
张楠 ;
程焱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 (03) :244-246
[3]   卒中后抑郁心理干预治疗观察附视频 [J].
李志平 ;
姜稳妮 ;
李波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05) :90-91
[4]   卒中后抑郁 [J].
张威 ;
丁素菊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 (04) :312-314
[5]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J].
吕梅 ;
吕军 ;
孙雪丽 .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 (04) :358-360
[6]   老年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J].
宋文娟 ;
吴俊 ;
高春 ;
马莉 ;
尚卓 ;
石颖 .
实用老年医学, 2008, (01) :36-39
[7]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J].
龙洁 ;
刘永珍 ;
蔡焯基 ;
柴滨 ;
陆菁菁 ;
贺佳丽 ;
任艳萍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03) :20-23
[8]  
Epidemiology of Aphasia Attributable to First Ischemic Stroke: Incidence, Severity, Fluency, Etiology, and Thrombolysis[J] . Stefan T. Engelter,Michal Gostynski,Susanna Papa,Maya Frei,Claudia Born,Vladeta Ajdacic-Gross,Felix Gutzwiller,Phillipe A. Lyrer.Stroke . 2006 (6)
[9]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emotional incontinence: Correlation with lesion location[J] . Jong S. Kim,Smi Choi-Kwon.Neurology . 2000 (9, N)
[10]   SERIAL ASSESSMENT OF ACUTE STROKE USING THE NIH STROKE SCALE [J].
WITYK, RJ ;
PESSIN, MS ;
KAPLAN, RF ;
CAPLAN, LR .
STROKE, 1994, 25 (02) :36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