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失业影响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吗

被引:9
作者
石昶
宋德勇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就业弹性; 隐性失业; 有效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 经济增长;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2.05.003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有关城乡隐性失业研究为依据,计算所得1978—2009年各种情形下中国就业弹性的取值及其变动趋势较稳健地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就业带动能力弱。隐性失业仅提高某些年份的就业弹性,不能改变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就业弹性暂时提高的原因是隐性失业劳动力真正失业后以很快的速度再就业。而经济增长就业带动能力弱的根本原因是就业基数较大的农业、国有与集体单位就业吸收能力不足,以及其他经济单位就业吸收能力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2]   中国工业企业就业弹性估计 [J].
方明月 ;
聂辉华 ;
江艇 ;
谭松涛 .
世界经济, 2010, 33 (08) :3-16
[3]   中国就业弹性究竟有多大?——兼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滞后冲击 [J].
丁守海 .
管理世界, 2009, (05) :36-46
[4]   中国1952-2007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分析 [J].
盛欣 .
理论导刊, 2009, (05) :7-9
[5]   中国城乡富余劳动力的供给边界与规模测度 [J].
周晓津 .
改革, 2008, (09) :148-154
[6]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陈桢 .
经济学家, 2008, (02) :90-95
[7]   刘易斯拐点的再认识 [J].
刘伟 .
理论月刊, 2008, (02) :130-133
[8]   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了吗?——兼论经济增长人口红利说 [J].
孙自铎 .
经济学家, 2008, (01) :117-119
[9]   显性失业还是隐性就业?——来自上海家庭调查数据的证据 [J].
陆铭 ;
田士超 .
管理世界, 2008, (01) :48-56
[10]   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 [J].
马晓河 ;
马建蕾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2) :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