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物体内促组织工程骨成骨及血管化手段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陈滨
裴国献
王珂
金丹
魏宽海
任高宏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山羊; 筋膜瓣; 成骨; 血管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18.17 [运动器官];
学科分类号
080502 ;
摘要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能否修复大动物大段负重骨骨缺损,筋膜瓣能否及如何促进组织工程骨体内成骨及血管化的过程。方法中国青山羊9只作为空白组,制备单侧胫骨2cm的骨膜与骨缺损,缺损内不植入任何填充物,术后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X线检查、组织学方法评价骨缺损自行修复情况。27只中国青山羊根据骨缺损植入物的不同分为3组:单纯材料组(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hydroxyapatite,CHAP)、组织工程骨组(CHAP+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cell,BMSc)、筋膜瓣组(筋膜包裹CHAP+经诱导分化的BMSc)。组织工程骨组和筋膜瓣组分别取9只山羊的BMSc体外进行诱导分化,之后与CHAP复合。制备皮下带蒂深筋膜瓣。各组按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植入到骨缺损内。术后2、4、8周行ECT检查,4、8、12周行X线检查、组织学(V-G染色)检查,12周行生物力学检查。结果术后各项检查结果表明,空白组山羊胫骨2cm的骨缺损是其自身无法修复的,因此是一个理想的骨缺损模型。单纯材料组未能修复骨缺损,仅表现出一个缓慢的爬行替代过程;组织工程骨组可基本修复骨缺损,在成骨质量和血管化过程方面表现出较理想的结果;筋膜瓣组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更为满意,成骨质量和血管化程度亦高于组织工程骨组。结论山羊胫骨2cm缺损模型不能自主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123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骨移植物与再血管化 [J].
陈滨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2, (02) :66-69+81
[2]   医学临床对组织工程学的要求 [J].
裴国献 ;
陈滨 .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2000, (04) :22-26
[3]   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和体外成骨研究 [J].
刘劲松 ;
曾才铭 ;
王宏邦 ;
李世和 ;
贾伟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7, (04) :49-52
[4]  
组织工程基础与临床.[M].杨志明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  
显微手外科学.[M].裴国献等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