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区再生稻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4
作者
江诗俊
丁有天
陈兰祥
苏发春
机构
[1] 枝城市农业局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 积温; 节位; 稻荪子; 水稻; 气温; 丘陵地区; 留桩高度;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1991.06.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市属鄂西南丘陵地区,境内海拔150~300米间约有水田3.5万亩,占水田总面积25%。这一带,年≥10℃积温5012~5235℃,现行种植制度是油稻或麦稻两熟。为了挖掘耕地的增产潜力,开拓新的利用途径,三年来,连续开展了再生稻试验示范。1988年从海拔150~200米的五眼泉周湾村起步,试种汕优64再生稻5.9亩,获头季平均亩产591.7公斤,再生稻亩产203.6公斤的较好收成,第二年扩大到近百亩,头季亩产485公斤,再生稻亩产154公斤。1990年向海拔300米左右的毛湖埫乡逐鹿山村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