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核不育水稻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问题的探讨

被引:1
作者
王才林
邹江石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水稻; 籼; 粳; 杂种优势; 两系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光敏核不育水稻(PGMSR)在南京(32°03′N)自然温光条件下从不育到可育的转换期因材料不同而异,粳型早于籼型。中粳型和早、中籼型PGMSR的不育期长,但多数材料的不育性易受温度影响;晚粳型和晚籼型PGMSR的不育期短,未能观察到温度对不育性的影响。早籼型PGMSR与粳型广亲和系配组,虽有一定优势,但生育期明显推迟;用中籼型PGMSR与粳型广亲和系配组,较易找到熟期适宜、产量优势较强的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7, (01) :1-3
[2]   水稻光周期敏感核不育特性在育种上的主要利用途径及其价值 [J].
靳德明 ;
李泽炳 ;
万经猛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7, (01) :6-12
[3]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的研究与利用 Ⅰ.育性的稳定性观察研究 [J].
卢兴桂 ;
王继麟 .
杂交水稻, 1986, (01) :21-26
[4]   对光照长度敏感的隐性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J].
石明松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5, (02)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