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中氟含量与锶同位素组成的关系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小倩
周爱国
刘存富
蔡鹤生
叶萍
甘义群
武金博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氟含量; 锶同位素(87Sr); 深层地下水; 河北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本文对河北平原深层高氟地下水进行了研究,发现地下水中的氟含量与锶同位素组成(8δ7Sr)在水文地球化学性质上有3个相似点和一个明显的差异:①87Sr和F-有相同的矿物来源,例如黑云母、角闪石等,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的规律;②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8δ7Sr值和其中的F-含量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高值区都分布在子牙河附近及其以东的地区;③87Sr/86Sr比值(或8δ7Sr)与F-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都是水-岩作用"时间积累效应"的结果。二者的差异在于最大值的分布区不一致:8δ7Sr最大值分布区在子牙河一带,而F-含量最大值的分布区在吴桥-东光-沧州一带。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锶同位素对研究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生态效应的良好示踪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北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中氟增高的一种机制 [J].
张瑞成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1, (01) :56-58
[2]  
Rapid exchange effects on isotopic ra-tios in groundwater systems 1.Development of a transport dissolu-tion exchange model. Johnson T M,Depaolo D J. Water Resources . 1997
[3]  
Hydrogeo-chemistry and stron-tium isotopes of spring and mineral waters from Monte Vulture volcano,Italy. Maurizio Barbieri,Marco Morotti. Applied Geochemistry . 2003
[4]   河北平原地下水14C年龄新认识 [J].
武金博 ;
周爱国 ;
蔡鹤生 ;
李小倩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7, (05) :43-45+62
[5]   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氦同位素特征 [J].
张俊刚 ;
蔡鹤生 ;
刘存富 ;
周爱国 ;
鄢志华 .
地学前缘, 2005, (S1) :112-116
[6]   非饱和带土体-浅层地下水系统氟的地球化学——以河北邢台山前平原为例 [J].
曾溅辉 ;
张宗祜 ;
任福弘 .
地球学报, 1997, (04) :54-61
[7]   河北平原地下水动力环境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J].
朱延华,刘淑芬,郭永海 .
地球科学, 1995, (04) :433-437
[8]   河北平原第四系水土中氟的地球化学研究 [J].
汤鸣皋,沈照理,钟佐 .
地球科学, 1995, (04) :450-454
[9]   试论河北平原东部浅层水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浅层低氟水的合理开发利用 [J].
田文法 .
勘察科学技术, 1993, (01) :27-30+40
[10]   试论河北平原东部高氟地下水的形成 [J].
任荣 ;
马开俊 .
勘察科学技术, 1991, (0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