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初步分析——以北京市、沈阳市、哈尔滨市为例

被引:4
作者
靳之更
王敏
机构
[1]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足迹从具体的生物量角度研究自然资本消耗的空间,为核算地区资本利用状况提供框架,进而可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文章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模型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北京市、沈阳市、哈尔滨市等三城市2003年-2006年4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根据计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类负荷超过其生态容量,生态承载均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社会经济处于一种不同程度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为使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的发展提出生态恢复建议及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3+166 +1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福州市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J].
李艺娟 ;
王菲凤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3) :180-184+188
[2]   黄河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生态足迹分析 [J].
王海梅 ;
李政海 ;
韩国栋 ;
韩经纬 ;
高吉喜 ;
许田 .
生态环境, 2007, (02) :602-608
[3]   1995—2004年河北省生态足迹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 [J].
高太忠 ;
范勤 ;
李秀荣 .
生态环境, 2007, (02) :609-612
[4]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应用——以江苏省为例 [J].
张芳怡 ;
濮励杰 ;
张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65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