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海平面变化与烃源岩的非均质性

被引:24
作者
高志勇
张水昌
朱如凯
张兴阳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研究中心
关键词
烃源岩; 非均质性; 有机质丰度; 海平面变化; 良里塔格组; 塔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的灰泥丘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海相成因工业性烃源岩之一。沉积相研究及碳、氧同位素与锶同位素分析表明,在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塔中地区经历了3期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根据3期海平面变化特点将良里塔格组划分为3个层序。烃源岩的非均质性与海平面变化有如下关系:①层序1中的烃源岩只发育在第1期海平面上升最大时期,即密集段;②层序2中的烃源岩形成于第2期海平面上升期与下降早期,即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下部;③层序3中的烃源岩主要发育于第3期海平面上升初期,即海侵体系域的下部。沉积相与海平面升降变化对烃源岩非均质性具有控制作用,台地边缘灰泥丘相中有机质丰度较高的优质生油岩分别赋存于丘间洼地、层状灰泥丘和层状生物灰泥丘亚相中,块状灰泥丘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海侵速率影响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快速的海平面上升易使台地边缘发育高有机质丰度的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海相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J].
张水昌 ;
张宝民 ;
边立曾 ;
金之钧 ;
王大锐 ;
张兴阳 ;
高志勇 ;
陈践发 .
地学前缘, 2005, (03) :39-48
[2]   层序格架中用地球化学录井资料评价烃源岩的方法 [J].
何志平 ;
康永尚 ;
邵龙义 ;
伊哲 ;
齐雪峰 .
沉积学报, 2004, (02) :319-324
[3]   烃源岩非均质性的控制因素研究——以东营凹陷为例 [J].
朱光有 ;
金强 ;
张水昌 ;
张林晔 .
矿物岩石, 2003, (04) :95-100
[4]   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牛38井为例 [J].
朱光有 ;
金强 .
石油学报, 2002, (05) :34-39+5
[5]   塔里木盆地-C-O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J].
彭苏萍 ;
何宏 ;
邵龙义 ;
时宗波 ;
高云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4) :26-30
[6]   塔中低凸起的形成和演化 [J].
张振生 ;
李明杰 ;
刘社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28-31
[7]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碳酸盐岩碳、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J].
江茂生 ;
朱井泉 ;
陈代钊 ;
张任祜 ;
乔广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1) :36-42
[8]   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沉积相 [J].
张传禄 ;
韩宇春 ;
罗平 ;
魏志彬 ;
马龙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35-44
[9]   塔里木地台北部寒武纪—奥陶纪层序地层及其与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的对比 [J].
于炳松 ;
陈建强 ;
林畅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1) :17-26
[10]   沉积有机相在陆相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特征——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及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侏罗世煤系为例 [J].
杨建业 ;
任德贻 ;
邵龙义 .
沉积学报, 2000, (04) :58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