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湿地甲烷产生的主要电子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王维奇
曾从盛
仝川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亚热带资源与环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甲烷产生; 三价铁; 硫酸盐; 硝酸盐; 湿地;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9.02.009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述了影响湿地甲烷产生的电子受体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①电子受体对甲烷产生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电子受体还原菌与甲烷产生菌间底物的竞争以及提高甲烷产生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②3种电子受体间竞争电子供体的能力为硝酸盐>三价铁>硫酸盐,而相应作用下氢的阈值则与之相反,电子受体间除竞争机制还有彼此间的相互联系;③温度、电子供体、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是湿地土壤中电子受体还原过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排放及其季节变化 [J].
杨红霞 ;
王东启 ;
陈振楼 ;
陈华 ;
王军 ;
许世远 ;
杨龙元 .
地理科学, 2007, (03) :408-413
[2]   外源氮对沼泽湿地CH4和N2O通量的影响 [J].
张丽华 ;
宋长春 ;
王德宣 ;
王毅勇 ;
顾江新 .
生态学报, 2007, (04) :1442-1449
[3]   湿地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J].
姜明 ;
吕宪国 ;
杨青 ;
佟守正 .
土壤学报, 2006, (03) :493-499
[4]   湿地林土壤的Fe2+,Eh及pH值的变化 [J].
唐罗忠 ;
生原喜久雄 ;
户田浩人 ;
黄宝龙 .
生态学报, 2005, (01) :103-107
[5]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丁维新 ;
蔡祖聪 .
地理科学, 2002, (05) :619-625
[6]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排放对比研究 [J].
王德宣 ;
吕宪国 ;
丁维新 ;
蔡祖聪 ;
王毅勇 .
地理科学, 2002, (04) :500-503
[7]   铁的环境地球化学综述 [J].
贾国东 ;
钟佐燊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5) :74-84
[8]   海南海莲红树林土壤CH4的产生及其某些影响因素 [J].
卢昌义 ;
叶勇 ;
林鹏 ;
黄玉山 ;
谭凤仪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6) :132-138
[9]  
湿地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陆健健, 2006
[10]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 and sulfate reduction in bacterial mats on coral-like carbonate structures in the Black Sea [J].
Pimenov, NV ;
Ivanova, AE .
MICROBIOLOGY, 2005, 74 (03) :36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