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中生代沙河湾岩体环斑结构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26
作者
王晓霞
王涛
卢欣祥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河南地质科学研究所 北京
[4] 长安大学地质系
[5] 陕西西安
[6] 北京
[7] 郑州
关键词
环斑结构; 沙河湾花岗岩体; 秦岭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该岩体的环斑结构主要发育于边部含巨斑状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中 ,环斑长石粒径一般 2cm× 4cm。形态多呈自形、半自形 ,有些为卵形。环斑长石由核部钾长石和多层或单层斜长石外壳两部分构成。钾长石内核呈肉红色 ,一般是由单颗粒组成 ,具卡氏双晶 ,普遍发育规则的条纹结构 ;中心部分钾长石分子含量Or为 95 ,边部为 84。外壳斜长石牌号一般为An2 0± ,为奥长石。内核和外壳中均发育石英、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的包裹体 ;包裹体在其边部较多 ,中部较少 ,钾长石斑晶中的石英包裹体呈不规则的凹面状和水滴状。岩石中主要矿物具有 2个世代。这些特征显示 ,沙河湾岩体中的环斑结构与典型的环斑结构是相同的。亦表明典型的环斑结构可以出现于不同的时代和构造环境。由于其形成时代和产出背景不同于典型环斑花岗岩 ,该岩体属典型环斑花岗岩还是一种新的似环斑花岗岩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环斑花岗岩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J].
王晓霞 ;
王涛 ;
卢欣祥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4) :19-23
[2]   秦岭沙河湾奥长环斑花岗岩的年龄及其对秦岭造山带主造山期结束时间的限制 [J].
张宗清 ;
张国伟 ;
唐索寒 ;
卢欣祥 .
科学通报, 1999, (09) :981-984
[3]   秦岭沙河湾环斑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研究及其意义 [J].
王晓霞 ;
卢欣祥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8, (04) :65-71
[4]   秦岭印支期沙河湾奥长环斑花岗岩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卢欣祥 ;
董有 ;
常秋岭 ;
肖庆辉 ;
李晓波 ;
王晓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44-248
[5]   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鉴别标志 [J].
洪大卫 ;
王式洸 ;
韩宝福 ;
靳满元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4) :418-426
[6]   宽甸环斑花岗岩的同化混染成因 [J].
葛文春 ;
林强 ;
方占仁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2) :135-141
[7]  
华北地台北部非造山环斑花岗岩及有关岩石[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郁建华等著, 1996
[8]  
One hundred years of rapakivi granite[J] .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5 (3)
[9]  
Origin of mantle (rapakivi) feldspars: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a dissolution- and diffusion-controlled mechanism[J] . David A. Wark,James A. Stimac.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2 (3)
[10]  
Textural evolution of the rapakivi granites, south Greenland —Sr, O and H isotopic investigations[J] . T. J. Dempster,D. H. W. Hutton,T. N. Harrison,P. E. Brown,G. R. T. Jenki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