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38
作者
李玉萍
机构
[1] 最高人民法院
关键词
被告人认罪案件; 控诉方; 人身危险性; 被告方; 犯罪事实; 起诉书; 犯罪行为; 社会行为; 量刑程序; 量刑事实; 社会调查报告; 被害人参与; 公诉案件; 证明标准; 证明要求; 被害人陈述; 控辩双方; 无罪推定; 无罪假定; 量刑意见; 公诉机关; 检察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3 [刑罚的运用];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106 ;
摘要
<正>一、构建我国量刑程序的基本思路在刑事诉讼中,由于定罪问题与量刑问题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因此本文拟以被告人是否认罪为标准,将量刑阶段与定罪阶段的关系二元化——定罪阶段与量刑阶段的分离模式与合一模式。前者是指在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中,定罪问题与量刑问题在程序上分开进行,在确定被告人的行为已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刑事审判参考[M]. 法律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编], 2002
[2]  
U.S.v.Grayson .2 438 U.S.41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