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溶解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74
作者
曲克明
徐勇
马绍赛
李健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亚硝酸盐; 非离子氨; 大菱鲆; 急性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研究了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急性毒性效应,同时对比了在正常溶解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467.60mg/L和390.78mg/L,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2.40mg/L和1.73mg/L;而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81.07mg/L和130.66mg/L,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82mg/L和1.14mg/L。亚硝酸盐和非离子氨对大菱鲆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其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中毒的个体开始急躁不安并沿槽壁狂游,频繁发生相互碰撞或与槽壁摩擦,随后行动减缓并伴有侧游或侧翻动作,呼吸速度减慢,发生昏迷并沉落水底,直至死亡。死亡的大菱鲆鱼体弯曲,体色变淡,鳃盖张开。无论在过饱和氧还是在正常溶氧条件下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毒性都远大于亚硝酸盐的毒性,同时高浓度溶解氧的存在使大菱鲆对这两种毒物的耐受能力得以提高。提出了在大菱鲆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向水体充氧的方式以提高大菱鲆对亚硝酸盐和非离子氨的耐受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大菱鲆养殖现状、问题和对策 [J].
雷霁霖 .
中国水产, 2003, (11) :25-27
[2]   工厂化养殖的大菱鲆生长特性 [J].
王波 ;
雷霁霖 ;
张榭令 ;
张春利 ;
陈爱萍 ;
张朝晖 .
水产学报, 2003, (04) :358-363
[3]   大菱鲆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 [J].
马爱军 ;
雷霁霖 ;
陈四清 ;
张秀梅 .
海洋与湖沼, 2003, (04) :450-459
[4]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试验 [J].
孙中之 ;
闫永祥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1) :6-10
[5]   水中亚硝酸盐对彭泽鲫血红蛋白及高铁血红蛋白的影响 [J].
魏泰莉 ;
余瑞兰 ;
聂湘平 ;
赖子尼 ;
郭叶华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1, (01) :67-71
[6]   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及其对策 [J].
余瑞兰 ;
聂湘平 ;
魏泰莉 ;
郭叶华 ;
赖子尼 ;
冯志荣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3) :74-78
[7]   非离子态氨及亚硝酸盐对欧洲鳗鲡的急性毒性试验 [J].
潘小玲 ;
陈百悦 ;
樊海平 .
水产科技情报, 1998, (01) :18-21
[8]   铵态氮和亚硝酸盐氮对鳜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J].
陈瑞明 .
水利渔业, 1998, (01) :17-20
[9]   非离子态氨及亚硝酸盐对鳜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J].
王侃,刘荭 .
淡水渔业, 1996, (03) :7-10
[10]   Cl-在NO2--N对鲢毒性实验中的拮抗作用初探 [J].
王明学,吴卫东,刘福军,冯勇 .
淡水渔业, 1995, (0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