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态环境灾害与发展趋势

被引:4
作者
肖自心
机构
[1] 湖南省湘潭师范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eco-environmental disasters;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Hunan province;
D O I
10.13292/j.1000-4890.1996.0034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正> 湖南省位于北纬24°39′~30°08′,东经108°47′~114°15′,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红壤-黄壤-常绿阔叶林自然带,面积2.12×10~5km2,人口6207.78万(1992年),人口密度293人·km-2,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历来给人们的印象是"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的山川秀色更是被古今名家称道:"山青灭远树,水绿无旱烟","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但由于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建设中不重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如盲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陡坡耕作,滥开矿产,破坏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导致生态环境灾害逐年升级,危害日深。严重的灾情成为本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因此,对湖南生态环境灾害类型、特征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进而探索其治理途径,是迫在眉睫而且有现实意义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60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湖南自然灾害年表[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编, 1961
[2]   陕西秦巴山区水土流失灾害及防治对策 [J].
惠振德,孙虎,郭彩玲 .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