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致病

被引:5
作者
宋囡 [1 ]
王良辰 [2 ]
任艳玲 [3 ]
机构
[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
[2]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
[3] 辽宁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情志致病; 医学模式; 社会医学; 气机失调; 阴阳失衡; 中医药治疗; 理论探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心理因素(情志因素)已经成为许多疾病主要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变化,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超过人体调节范围,就会引起气机失调、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情志变化可导致病情转归"向愈"或恶化,即"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治疗有重镇安神、养心安神、祛痰、祛瘀、清热泻火、补益、心理疗法、针灸及气功及多种方法联合。情志致病的研究对临床诊治有极其重大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情志致病机制探讨 [J].
方鸿 .
山西中医, 2010, 26 (02) :1-2
[2]   七情对疾病的作用与影响 [J].
姚智聪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05)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