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夏季气溶胶吸湿增长因子和云凝结核的观测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李琦 [1 ]
银燕 [1 ]
顾雪松 [1 ,2 ]
袁亮 [1 ]
孔少飞 [1 ]
江琪 [1 ]
陈魁 [1 ]
李力 [1 ]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不详
[4] 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5]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南京市; 城市气溶胶; 吸湿增长; 云凝结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更加全面地研究长三角地区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尤其是吸湿和活化特性,于2013年8月在南京市区对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因子(GF)和云凝结核(CCN)展开相关观测研究.使用串联电迁移率颗粒物吸湿粒径分析仪(H-TDMA)观测32~350nm气溶胶在相对湿度为90%条件下的吸湿性参数,使用云凝结核计数器(CCNC)观测过饱和度在0.2%0.8%的CCN数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行为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双峰分布,即一个强吸湿模态和一个弱吸湿模态,且吸湿性在不同粒径(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上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不溶性物质和二次气溶胶所占比重较大,并且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气溶胶的混合状态表现为由外混向内混发展的过程.观测期间该区域CCN的平均数浓度为13776(0.6%)cm-3,比沿海区、山区、干旱地区及清洁城市地区要高很多.其日变化表现为中午时刻出现峰值,影响因素主要与光化学反应有关.同时25日出现的轻雾过程对CCN有较为明显的清除作用.通过吸湿性参数计算得到的CCN数浓度和实际观测得到的CCN数浓度进行了闭合实验,结果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将未饱和条件下观测得到的吸湿性参数带入到K?hler方程中,即可预测过饱和条件下气溶胶的活化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南京北郊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性观测研究 [J].
吴奕霄 ;
银燕 ;
顾雪松 ;
谭浩波 ;
汪亚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8) :1938-1949
[2]   黄山地区不同高度云凝结核的观测分析 [J].
李力 ;
银燕 ;
顾雪松 ;
陈魁 ;
谭稳 ;
杨磊 ;
袁亮 .
大气科学, 2014, 38 (03) :410-420
[3]   南京市灰霾期间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影响源识别 [J].
王珏 ;
孟维宸 ;
张奇漪 ;
刘丽琴 ;
孙翔 ;
朱晓东 ;
高士祥 .
环境保护科学, 2012, 38 (04) :6-11
[4]   南京大气PM2.5中碳组分观测分析 [J].
陈魁 ;
银燕 ;
魏玉香 ;
杨卫芬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8) :1015-1020
[5]   2007年夏季我国西北地区云凝结核的观测研究 [J].
赵永欣 ;
牛生杰 ;
吕晶晶 ;
徐杰 ;
桑建人 .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1043-1049
[6]   干旱区云凝结核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的观测研究 [J].
岳岩裕 ;
牛生杰 ;
桑建人 ;
吕晶晶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5) :593-598
[7]   华东雾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史军 ;
崔林丽 ;
贺千山 ;
孙林 .
地理学报, 2010, 65 (05) :533-542
[8]   华北地区云凝结核的观测研究 [J].
石立新 ;
段英 .
气象学报, 2007, (04) :644-652
[9]   北京市主要PM10排放源成分谱分析 [J].
华蕾 ;
郭婧 ;
徐子优 ;
胡月琪 ;
黄延 ;
邹本东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6) :64-71
[10]  
华北地区云凝结核特性研究[D]. 王婷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