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防护林的改造
被引:20
作者:
骆宗诗
[1
]
侯波
[2
]
向成华
[1
]
陈俊华
[1
]
罗晓华
[1
]
谢大军
[1
]
慕长龙
[1
]
机构: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四川省阆中市林业局
来源:
关键词:
低效防护林;
林分改造;
物种多样性;
水土保持;
最大持水力;
碳密度;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9.06.030
中图分类号:
S727.2 [防护林];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通过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采取间伐、林下种植黄荆Vitex negurdo和木豆Cajanus cajan的低改措施,研究了林分改造后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果及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林分生长量、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碳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林分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加强,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林分生长量和林分碳密度得到了明显提高;采取株数间伐强度15.55%(保留密度4 100株.hm-2)、44.44%(保留密度2 400株.hm-2)和林下种植黄荆措施的林分,土壤侵蚀量较对照林分(密度4 600株.hm-2)3年平均减少418.28和524.87 mg.km-2;采取株数间伐强度约70%、林下补植黄荆(保留密度2 200株.hm-2)、补播木豆(保留密度2 300株.hm-2)和补植补播黄荆和木豆(保留密度2 300株.hm-2)措施的林分,与对照林分(密度7 400株.hm-2)相比,其灌草层的最大持水量增加0.18~0.47 mm,枯落物层的有效持水量增加0.21~0.48 mm,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16.39~39.03 mm,林地土壤密度下降5.90%8.21%,总孔隙度上升8.09%19.28%;胸径增长量4年增加0.55~0.62 cm,树高增长量4年增加0.34~0.39 m;灌草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提高,生态优势度下降,灌木层增加了2~4种,草本层增加了4~7种;林分碳密度增加8.27~9.82 m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