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调整方向——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谢康 [1 ,2 ]
肖静华 [1 ]
乌家培
周先波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融合偏离; 空间相关性; β趋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制造2025核心内容之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融合路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融合路径与"两化融合"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这表明中国政府推动"两化融合"国家信息化战略已产生实际成效。然而,"两化融合"虽对提高经济质量有影响,但与经济规模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总量位于中间或中偏后的省份表现出更高的融合水平。同时,尽管中国省际"两化融合"水平的提升也像中国经济增长那样具有β趋同特征,但未达到普遍的空间自相关。据此,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调整方向是什么,可以尝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这一方法来回答,进而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提出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调整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还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基于修正的菲德模型实证分析 [J].
李光勤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 (05) :44-48
[2]   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的实证分析 [J].
茶洪旺 ;
唐勇 .
经济研究参考, 2014, (10) :52-57
[3]   信息化、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张敏 ;
马泽昊 .
财政研究, 2013, (08) :39-42
[4]  
基于复合协同模型的江西省与全国“两化融合”水平对比分析[J]. 陈伟,陶长琪.信息系统学报. 2012(02)
[5]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 [J].
张轶龙 ;
崔强 .
科研管理, 2013, 34 (04) :43-49
[6]   基于菲德模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研究 [J].
陈小磊 ;
郑建明 .
情报科学, 2012, (04) :510-513
[7]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 [J].
谢康 ;
肖静华 ;
周先波 ;
乌家培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4-16+30
[8]   信息化发展指数优化研究报告 [J].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
杨京英 ;
熊友达 ;
安筱鹏 ;
苑春荟 ;
姜澍 ;
何强 .
管理世界, 2011, (12) :1-11
[9]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各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测算 [J].
马婷婷 ;
米传民 .
价格月刊, 2011, (10) :52-55
[10]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J].
易明 ;
李奎 .
宏观经济研究, 2011, (09) :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