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协同理论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滨 [1 ,2 ]
王维早 [1 ,2 ]
齐剑锋 [1 ,2 ]
于开宁 [1 ,2 ]
机构
[1] 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
[2]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泥石流; 耦合协调模型; 危险性评价; 熵值赋权法;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12.03.023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泥石流地质灾害是降雨、松散物源和自然地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泥石流暴发形成过程中,降雨条件、物源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协同演化。因此,根据系统耦合协同理论和熵值赋权理论,本文建立泥石流暴发系统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并对重庆市北碚区典型泥石流单沟进行了耦合协调程度和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泥石流暴发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能够为泥石流灾害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北省太行山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J].
王维早 ;
雷霆 ;
许强 .
地球与环境, 2010, 38 (03) :357-362
[3]   泥石流沟地形因素危险性的可拓学评价——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J].
曾群华 ;
徐长乐 ;
向云波 ;
向卫俊 ;
唐晶晶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0, 21 (03) :72-78
[4]   基于熵权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J].
罗军刚 ;
解建仓 ;
阮本清 .
水利学报, 2008, (09) :1092-1097+1104
[5]   系统耦合效应与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诠释 [J].
郑重 ;
张凤荣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15-418
[6]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进展 [J].
李阔 ;
唐川 .
灾害学, 2007, (01) :106-111
[7]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评析 [J].
杨宇 .
统计与决策, 2006, (13) :17-19
[8]   基于模糊可拓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 [J].
匡乐红 ;
刘宝琛 ;
姚京成 .
灾害学, 2006, (01) :68-72
[9]   人工神经网络在泥石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J].
赵源 ;
刘希林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5, (02) :135-138
[10]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