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基于微观主体持币动机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潇颖 [1 ]
冯科 [2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
[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电子货币; 交易需求; 投机需求; 预防需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货币电子化成为新的趋势。为了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从微观主体持币动机的角度,分别应用鲍莫尔-托宾模型、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和惠伦模型来分析电子贷币对微观主体持币的交易、投机和预防动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对微观主体的现金交易需求产生替代,但是替代不完全;几乎完全替代现金的投机需求;在预防需求方面,电子货币不仅会对现金产生替代,还会对更高层次的货币产生替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J].
李敏 .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3, (02) :22-24
[2]   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 [J].
谢平 ;
尹龙 .
经济研究, 2001, (04) :24-31+95
[3]   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J].
赵家敏 .
国际金融研究, 2000, (11) :19-24
[4]   电子货币与金融风险防范 [J].
王鲁滨 ;
周虹 .
中国金融, 1999, (06) :40-41
[5]  
货币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加)杰格迪什·汉达(JagdishHanda)著, 2005
[6]  
“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Ban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oney” .2 BIS. BIS Working Pa-per:No.2027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