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杂种优势群的构建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刘正理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谷子; 杂种优势群; 构建; 进展;
D O I
10.16318/j.cnki.hbnykx.2010.11.034
中图分类号
S515 [粟(谷子、小米)];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根据主要依据地理远缘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杂交种的现状,作者于2007年提出开展"谷子杂种优势群构建、建立杂优利用模式"的构想,并开展了系列研究。目前,已建立了以分子聚类为基础,群体结构分析为主线,数理聚类为辅助,系谱聚类进行验证、校正的类群划分方法,以及双列交试验确定优势类群,建立杂优利用模式的技术路线。并于2009~2010年与美国Kansas State University、USDA-ARS Plant Science and EntomologyResearch Unit Manhattan合作,在国内外率先开展谷子杂种优势群的构建工作,成功地将我国主要谷子育种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目前杂种优势群的构建工作已经完成,杂种优势群的确定和杂优利用模式研究正在进行,预计2011年12月完成。简要介绍了谷子杂种优势群的构建方法及研究进展,以期为谷子杂优利用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河南省主要谷子品种及其系谱演变与遗传基础分析 [J].
蒋自可 ;
刘金荣 ;
王素英 ;
路志国 ;
阎宏山 ;
刘海苹 ;
刘瑞芳 ;
李冬花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5) :124-125+127
[2]   辽宁省主要谷子品种及系谱分析 [J].
张海金 .
杂粮作物, 2007, (05) :343-344
[3]   华北夏谷区主要谷子品种及其系谱演变与遗传基础分析 [J].
刘正理 ;
程汝宏 ;
张凤莲 ;
夏雪岩 ;
师志刚 ;
侯升林 .
华北农学报, 2006, (S2) :103-109
[4]   谷子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J].
李会霞 ;
王玉文 ;
王高鸿 ;
田岗 ;
史琴香 .
甘肃农业科技, 2002, (12) :7-9
[5]   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J].
刘晓辉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3, (02) :17-20
[6]   “Ch型”谷子显性核不育的杂优利用研究 [J].
胡洪凯 ;
石艳华 ;
王朝斌 ;
赵虎臣 .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3, (0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