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早期裂纹发展规律

被引:7
作者
刘招伟 [1 ,2 ]
刘成禹 [3 ]
机构
[1]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公司
[3]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混凝土; 早期裂纹; 应变; 温度; 条形混凝土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528.0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081304 ;
摘要
通过现场实测,对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变随龄期的变化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条形混凝土结构早期最可能开裂区域、时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早期拉应变经历了急剧上升、下降及稳定3个阶段,前2个阶段的结束时间分别为混凝土灌注结束后36~48 h,192~240 h;混凝土最大拉应变出现在灌注结束后36~72 h;混凝土早期温度经历了上升、下降及稳定3个阶段,前2个阶段的结束时间分别为灌注结束后9~12 h,264~288 h,温度上升阶段混凝土各部分的温度、温度上升速度与墙高以及温度下降阶段混凝土各部分的温度与时间均有较好的统计关系;条形混凝土结构的中下部区域在混凝土灌注结束后24~48 h内开裂的可能性最大.提出了综合考虑混凝土早期拉应变、最大收缩应变及临近区域应变差的裂纹预测方法,该方法能准确预测混凝土早期开裂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6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起始养护时间对混凝土早期收缩的影响 [J].
詹树林 ;
钱晓倩 .
建筑材料学报, 2007, (03) :359-363
[2]   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 [J].
高小建 ;
巴恒静 ;
杨英姿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4) :19-23
[3]   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的抑制及其机理研究 [J].
安明喆 ;
朱金铨 ;
覃维祖 ;
马亚峰 .
中国铁道科学, 2006, (04) :27-31
[4]   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测试方法探讨 [J].
田倩 ;
孙伟 ;
缪昌文 ;
刘加平 .
建筑材料学报, 2005, (01) :82-89
[5]   水泥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研究现状 [J].
陈瑜 ;
张起森 .
建筑材料学报, 2004, (04) :411-417
[6]   减水剂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和总收缩的影响 [J].
钱晓倩 ;
詹树林 ;
方明晖 ;
孟涛 ;
钱匡亮 .
混凝土, 2004, (05) :17-20
[7]   水化热引起的大体积混凝土墙应力与开裂分析 [J].
张子明 ;
郭兴文 ;
杜荣强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12-16
[8]   混凝土的自收缩及其研究进展 [J].
李悦 ;
谈慕华 ;
张雄 ;
吴科如 .
建筑材料学报, 2000, (03) :252-257
[9]   混凝土早期裂纹的成因及防治附视频 [J].
黄士元 .
混凝土, 2000, (07) :3-6
[10]  
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铁梦 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