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公路建设影响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苏 [1 ]
秦建新 [2 ]
魏晓芳 [2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 3S技术; 评价指标; 公路城镇化效应; 公路水利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依据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和洞庭湖区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导致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的各种影响因素。就公路建设影响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公路城镇化效应以及公路水利效应是影响的主要方面。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公路等级指标、公路城镇化效应指标以及公路水利效应指标构成。为基于3S技术监测评价公路建设影响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J].
姜加虎 ;
黄群 .
生态环境, 2004, (02) :277-280
[2]   洞庭湖区的湖垸农业、洪涝灾害与退田还湖 [J].
彭佩钦 ;
蔡长安 ;
赵青春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2) :23-25
[3]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用途转移分析——以洞庭湖区为例 [J].
李仁东 ;
庄大方 ;
胡文岩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302-306
[4]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 [J].
任宪友 ;
王学雷 ;
肖飞 .
云南林业科技, 2003, (04) :24-28
[5]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J].
汪朝辉 ;
王克林 ;
许联芳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04) :63-64
[6]   洞庭湖区近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 [J].
李仁东 ;
庄大方 ;
王宏志 ;
吴胜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2) :164-169+222
[7]   公路建设对湿地资源的影响与保护 [J].
赵康 .
公路, 2003, (02) :87-90
[8]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机制分析 [J].
毛德华 ;
夏军 .
冰川冻土, 2002, (04) :444-451
[9]   湿地公路与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分析 [J].
卢新海 ;
张露 .
基建优化, 2002, (02) :41-43
[10]   环洞庭湖地区城镇化发展思路 [J].
陈福义 .
湖南商学院学报, 1999, (06) :43-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