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传统社会习惯法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附视频

被引:11
作者
罗康隆
机构
[1]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关键词
侗族; 习惯法; 森林资源; 人工营林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7 [地方法制];
学科分类号
0301 ;
摘要
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活动中,都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广泛的合作,而有效的合作就需要有制度的保障。贵州清水江下游侗族人工营林业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侗族社会地方性制度(主要表现为"侗款"习惯法)的保护下得以实现的。由于侗族地区的森林资源在侗族社会地方性制度的保护下获得了有效的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这种经济活动方式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侗族《约法款》 [J].
邓敏文 ;
吴浩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2) :1-6
[2]  
论法的成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冠梓著, 2000
[3]  
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治平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