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种中药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研究

被引:11
作者
时东彦
李仲兴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考察部分中药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活性。方法①排列无菌试管10只,编号,第210管中加入无菌纯化水10 mL。取50%中药水煎液20 mL,向第1只无菌试管中加入10 mL;向第2只无菌试管中加入10 mL混合后取出10 mL,加入第3管,再混合后取10 mL放入第4管,如此连续稀释至第9管取出10 mL弃去。第10管只有纯化水,作为对照;②采用无菌操作方法,将已融化的无菌M-H琼脂900 mL分装10瓶,每瓶90 mL,向第1瓶加入50%的中药水煎液10 mL,混匀后倾注于4个平板,每个平板25 mL含药琼脂,其他含药平板的制备同前,均凝固后备用。第1组琼脂平板实际含中药5.0%,第2组为2.5%,其他各瓶类推。分别吸取1×108cfu.mL-1的金葡菌液接种于含不同浓度药物的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 h,观察各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计算M IC50、M IC90及累积抑菌百分率。结果入选31种中药中,白头翁、紫草、雷丸、蛇床子、红藤、丁香、紫花地丁、川椒、千里克、椿根皮、细辛、茵陈、辛夷、败酱草、何首乌、忍冬藤、鱼腥草等中药的水煎液对体外金葡菌无抑制作用;黄柏、黄连、黄芩、大黄、五倍子、秦皮、五味子、白芍、虎杖、山茱萸、紫荆皮、诃子、乌梅、儿茶等的水煎液对体外对金葡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效果较好的有五倍子、儿茶、黄连、黄芩。结论五倍子、儿茶、黄连、黄芩等中药水煎液体外对金葡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可望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775 / 7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应用M-H琼脂进行连翘体外抗菌实验的效果观察 [J].
李仲兴 ;
王秀华 ;
赵建宏 ;
杨敬芳 ;
王鑫 .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12) :38-41
[2]   十一种中草药对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分析 [J].
汪雅萍 ;
陈同钧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 (04) :206-207
[3]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抗菌中药的耐药性分析 [J].
盛红华 ;
陈文娟 ;
赵桂芳 .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科版), 1995, (02) :77-79
[4]  
临床药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家泰主编, 1998
[5]  
全国中草药汇编[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