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25
作者
王敏
熊丽君
黄沈发
机构
[1]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区域; 指标体系; GIS; 单元网格; 上海;
D O I
10.13198/j.res.2008.04.207.wangm.034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根据上海市地域特征,研究了该地区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学问题.为解决基础数据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矛盾,提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划分技术路线.以国家编制的《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为基础,通过对可利用水资源、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功能重要性和自然灾害危险性4项指标内容的修改或补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1 km×1km网格为划分基础单元,分析指标的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包括指标赋值、等级划分、数据归一化处理和权重确定方法.根据技术路线,分析了主体功能区的3种试划方法,并提出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时存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2]   上海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间多尺度特征 [J].
孙娟 ;
束炯 ;
乐群 ;
鲁小琴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36-43
[3]   主体功能区划实践与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综述 [J].
张虹鸥 ;
黄恕明 ;
叶玉瑶 .
热带地理, 2007, (02) :191-192
[4]   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及生态控制 [J].
王潜 ;
韩永伟 .
环境保护, 2007, (01) :50-52
[5]   上海地面沉降研究综述 [J].
龚士良 .
上海地质, 2006, (04) :25-29
[6]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思考 [J].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
高国力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10) :43-46
[7]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 [J].
邓玲 ;
杜黎明 .
经济学家, 2006, (04) :60-64
[8]   上海地面沉降研究 [J].
李勤奋 ;
王寒梅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2) :169-178
[9]   大气环境安全评估体系研究 [J].
逯元堂 ;
吴舜泽 ;
王金南 ;
周劲松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3) :128-133
[10]   中国陆地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分析 [J].
徐卫华 ;
欧阳志云 ;
黄璜 ;
王效科 ;
苗鸿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06, (01) :27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