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和峡道效应附视频

被引:11
作者
蒋国俊
金如义
顾建明
沈炳舫
机构
[1] 浙江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杭州
关键词
水沙动力; 岸滩冲淤; 水下沙嘴; 峡道效应; 舟山马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 [海洋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舟山本岛北部马岙峡道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以及对马岙岸段岸滩的现场踏勘结果,分析了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峡道效应.文章认为,受峡道地形限制,马岙岸段水流呈现显著的往复流特性,潮流流速较强,水体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较弱,岸滩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受峡道内涨落潮流分流和汇流的共同作用,马岙小泥糊礁附近发育水下沙嘴,该沙嘴是以落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浅滩,受涨潮流改造而形成的,并将在涨落潮流作用下逐渐增长,形成连岛沙嘴,使小泥糊礁附近岸线发展成弧形岸线,并达成新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舟山群岛峡道潮滩动力沉积特性 [J].
蒋国俊,陈吉余,姚炎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2) :139-140+142-147
[2]   琼州海峡东、西口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J].
金波 ;
鲍才旺 ;
林吉胜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4) :94-101
[3]  
Bottom-current speed in the Vema Channel recorded by particle size of sediment fine-fraction .2 Ledbetter M T. Marine Geol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