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区PM2.5和PM10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21
作者
项佳娥 [1 ,2 ]
徐丽华 [1 ,2 ]
张方方 [1 ]
邱布布 [1 ,2 ]
朱弘 [3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3]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PM2.5; PM10; 气象因子; 道路密度; 人口密度; 绿地覆盖面积;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6.06.06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杭州城区空气质量监测站PM2.5、PM10浓度值结合气象、道路、人口数据以及站点周边绿地信息分析PM2.5、PM10浓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杭州城区各监测站PM2.5和PM10晴天日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M2.5比PM10污染严重;晴天日PM2.5、PM10浓度值与对应的温度(-0.463,-0.281)、风速(-0.305,-0.332)呈负相关,与湿度(0.257,0.239)呈正相关;晴天有风时,杭州市区PM2.5、PM10污染北部重于南部,东部重于西部,浓度极高值集中在风速小于5 m/s时段,且风速越小浓度值越高;温度为12℃左右,湿度在60%80%时,颗粒物污染最严重;交通高峰时各监测站PM2.5、PM10污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PM2.5、PM10污染程度与道路密度成正比,与缓冲区内绿地覆盖面积成反比。PM2.5污染程度与人口密度成正比,PM10污染与人口密度成反比。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杭州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 [J].
叶贤满 ;
徐昶 ;
洪盛茂 ;
焦荔 ;
沈建东 ;
张天 ;
何曦 .
中国环境监测, 2015, 31 (02) :5-11
[2]   杭州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J].
齐冰 ;
杜荣光 ;
于之锋 ;
周斌 ;
袁小红 .
环境化学, 2015, 34 (01) :77-82
[3]   春季典型天气下城市街头绿地内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J].
王晓磊 ;
王成 ;
古琳 ;
王艳英 ;
王茜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11) :2889-2896
[4]  
北京地区冬春PM2.5和PM10污染水平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赵晨曦,王云琦,王玉杰,张会兰,赵冰清.环境科学. 2014(02)
[5]   近10年中国大气PM10污染时空格局演变 [J].
李名升 ;
张建辉 ;
张殷俊 ;
周磊 ;
李茜 ;
陈远航 .
地理学报, 2013, 68 (11) :1504-1512
[6]  
交通与气象因子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影响机制研究[J]. 罗娜娜,赵文吉,晏星,宫兆宁,熊秋林.环境科学. 2013(10)
[7]   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 [J].
郭含文 ;
丁国栋 ;
赵媛媛 ;
高广磊 ;
陈明秀 ;
王海勇 ;
赖文豪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 11 (04) :99-103
[8]   杭州地区气候环境要素对霾天气影响特征分析 [J].
齐冰 ;
刘寿东 ;
杜荣光 ;
毛则剑 ;
王成刚 .
气象, 2012, 38 (10) :1225-1231
[9]   中国中东部秋季PM10时空变化及其与日气温的关系 [J].
郭元喜 ;
龚道溢 ;
汪文珊 ;
张自银 ;
毛睿 .
地理学报, 2012, 67 (09) :1155-1164
[10]   长三角区域城市间一次污染跨界影响 [J].
程真 ;
陈长虹 ;
黄成 ;
黄海英 ;
李莉 ;
王红丽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4) :686-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