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

被引:38
作者
张万松
陈翠云
王淑俭
陈军营
张伟
袁祝三
荆清文
赵玉莲
机构
[1]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2] 河南农业大学
[3] 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
[4] 信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农作物;良种繁育;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应用模式;“育、繁、推”联合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9 [良种繁育];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在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中,结合种子工作实践,研究总结出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并根据各类农作物遗传变异特点和良种繁育方式的不同,归纳为四种不同应用模式。该程序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两年,并能从根本上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和纯度,还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工、节约种源、减少世代之功效。有利于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和种子标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及体制的改革与实践 [J].
张万松 ;
陈翠云 ;
张进生 ;
霍晓妮 ;
李照河 ;
郝连生 ;
张伟 ;
王洪州 ;
滑廷训 ;
冯新常 .
河南农业科学, 1993, (01) :18-20+32
[2]   小麦单株穗整齐度的遗传性观察 [J].
袁爱梅 ;
张万松 .
豫西农专学报, 1991, (04) :67-68
[3]   我国良种繁育方法研究进展 [J].
张金发 .
种子, 1990, (02) :24-26
[4]   棉花自交的遗传效应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J].
陆作楣 ;
承泓良 ;
焦达仁 ;
束世山 ;
邵明玉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0, (01) :69-75
[5]   对原种原原种概念的见解 [J].
曲健木 .
种子世界, 1987, (05) :15-17
[6]   谈谈“提纯复壮”的局限性 [J].
陆作楣 .
种子, 1986, (01) :49-51
[7]   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J].
陆作楣 ;
黄先觉 ;
刘佑斌 .
种子, 1985, (02) :1-5
[8]   试论原原种及其地位和作用 [J].
于洪滨 .
种子, 1983, (04) :53-54+57
[9]   试论农作物良种繁育的技术路线问题附视频 [J].
陆作楣 .
种子, 1983, (04) :48-52
[10]   谈谈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改革问题 [J].
部守臣 .
种子, 1983, (01)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