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8
作者
周井娟
机构
[1]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浙江宁波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不完全合约; 博弈分析; 均衡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18.5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科分类号
040108 ;
摘要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作用得到国内外各高职院校充分肯定和推崇,然而合作过程中由于缔结三方(企业、学校、学生)信息不对称,目前国家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的引导和控制等等而导致对签约主体缺乏相应的约束力,这种内在的局限性导致“校企合作”频频出现违约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有序、有成效的展开。文章针对此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 [J].
黄亚妮 .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 :68-73
[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原则探析 [J].
彭新宇 .
当代教育论坛, 2006, (05) :114-115
[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维迎 著, 1996
[4]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Hart,o,and Moore,J. Journal of Politics . 1990
[5]  
The cost and benedits of ownership:A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Grossman,S,and Hart,o.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6
[6]   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 [J].
黄亚妮 .
高教探索, 2005, (04) :69-71
[7]   高职教育实行“订单培养”的困难与问题 [J].
熊惠平 .
职教通讯, 2005, (03) :24-26
[8]   校企联合:宁波的现实与选择 [J].
何琪得 .
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4 (12) :52-53
[9]  
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 上海三联出版社 , (美)O.哈特(OliverHart)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