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内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初探

被引:9
作者
胡汝晓 [1 ]
李珊 [2 ]
谭周进 [2 ]
赵武能 [2 ]
谢丙炎 [3 ]
谢达平 [1 ]
肖冰梅 [2 ]
伍参荣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 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关键词
鱼腥草; 内生菌; 分布特征;
D O 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08.02.027
中图分类号
Q93 [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为了探明鱼腥草中内生菌的分布规律,便于有目的筛选有益菌株,对湖南农业大学附近一农户栽培鱼腥草不同器官中内生菌的数量分布及细菌的一般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根、茎、叶中都存在大量内生菌,总的数量趋势是根大于茎,茎大于叶。同时各器官中细菌数大于放线菌数,放线菌数大于真菌数(叶中真菌数大于放线菌数)。各器官中的内生细菌以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为主,其中茎表现最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鱼腥草不同部位抑菌作用的研究 [J].
周国海 ;
于华忠 ;
喻永红 .
湖南林业科技, 2006, (06) :38-40
[2]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方法 [J].
陈华红 ;
杨颖 ;
姜怡 ;
唐蜀昆 ;
徐丽华 .
微生物学通报, 2006, (04) :182-185
[3]   鱼腥草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J].
杨文凡 ;
陈勇 ;
程翼宇 .
中草药, 2006, (08) :1149-1151
[4]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J].
顾静蓉 ;
冯莉莉 ;
罗建伟 ;
毛庆秋 .
海峡药学, 2006, (03) :121-123
[5]   白菜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初探 [J].
王跃强 ;
谭周进 ;
周清明 ;
肖启明 ;
杨友才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6, (01) :59-61
[6]   稀有放线菌分离方法 [J].
姜怡 ;
段淑蓉 ;
唐蜀昆 ;
陈华红 ;
李文均 ;
徐丽华 .
微生物学通报, 2006, (01) :181-183
[7]   植物内生菌资源 [J].
姜怡 ;
杨颖 ;
陈华红 ;
李文均 ;
徐丽华 ;
刘志恒 .
微生物学通报, 2005, (06) :146-147
[8]   穗产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J].
李晓蒙 ;
徐位良 ;
何新荣 .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4, (01) :7-8+13
[9]   花生内生菌的种群及动态分析 [J].
宋子红 ;
丁立孝 ;
马伯军 ;
李文泽 ;
梅汝鸿 .
植物保护学报, 1999, (04) :309-314
[10]   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 [J].
杨海莲 ;
孙晓潞 ;
宋未 .
微生物学通报, 1998, (04) :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