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SSR标记分析甜荞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5
作者
赵丽娟 [1 ]
张宗文 [2 ]
机构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ISSR标记; 甜荞; 栽培品种;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07.086
中图分类号
S517 [荞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用ISSR标记分析甜荞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1个省的90份甜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19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508条条带,平均2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462条,平均24.3条,多态性带的百分率为90.1%。Nei’s遗传相似系数在0.67~0.95。UPGMA聚类分析显示,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有较强的一致性,来自辽宁、内蒙古、陕西、四川、甘肃等省的甜荞都是按来源各自聚为一类,但是发现了几个特殊的类型,即来自河北的甜荞E、安徽的82F以及辽宁的辽荞37号均单独聚为一类。不同地区材料之间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差异较大,其中,辽宁的最高,为0.842,内蒙古的最低,为0.633。[结论]采用ISSR分析甜荞遗传多样性,甜荞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表明可以用ISSR标记对甜荞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878 / 28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松江鲈鱼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研究(英文) [J].
郁建锋 ;
鲍峰 ;
韩晓磊 ;
徐建荣 .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08, 9 (05) :37-39+95
[2]   绒山羊瘤胃甲烷菌mcrA基因的RFLP分析(英文) [J].
李长青 ;
金海 ;
郭雪峰 ;
李华伟 ;
栗原光规 .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08, (03) :49-52+55
[3]   苦荞资源农艺性状因子聚类分析 [J].
李瑞国 ;
高冬丽 ;
柴岩 ;
胡银岗 ;
高金锋 ;
安守强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6) :80-84
[4]   红麻优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J].
陶爱芬 ;
祁建民 ;
李爱青 ;
方平平 ;
林荔辉 ;
吴建梅 ;
吴为人 .
作物学报, 2005, (12) :1668-1671
[5]   基于ISSR标记的烤烟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J].
杨本超 ;
肖炳光 ;
陈学军 ;
石春海 .
遗传, 2005, (05) :753-758
[6]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J].
程春明 ;
石云素 ;
宋燕春 ;
黎裕 ;
王天宇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02) :172-177+181
[7]   滇牡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杨淑达 ;
施苏华 ;
龚洵 ;
周仁超 .
生物多样性, 2005, (02) :105-111
[8]   利用RAPD分析云南野生荞麦资源的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J].
王莉花 ;
殷富有 ;
刘继梅 ;
叶昌荣 .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06) :807-815
[9]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李安仁等 编著, 1998
[10]  
A method for combining molecular markers and phenotypic attributes for classifying plant genotypes[J] . J. Franco,J. Crossa,J. M. Ribaut,J. Bertran,M. L. Warburton,M. Khairallah.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1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