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盆地剥蚀量计算的新方法──波动分析法

被引:52
作者
张一伟
李京昌
金之钧
刘国臣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原型盆地; 剥蚀量; 波动分析; 三水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原型盆地剥蚀量计算的传统方法较多 ,但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数据的取得均受到了较多限制 ,所以难以真实反映地层缺失的原因。波动分析则是根据由已知到未知的原理 ,由残余地层地质时间剖面沉积速度直方图建立波动方程 ,寻找不同时期的地层沉积周期波 ,判断沉积缺失的原因及缺失量。使用波动分析法 ,首先要尽可能均匀选择研究区 ,在原始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将岩性厚度剖面转化为岩性时间剖面 ,最后绘制沉积速率曲线 ,恢复地层剥蚀量。三水盆地华涌组应用此方法分析的结果为渐新世晚期及新第三纪有过沉积 ,只是沉积后又被剥蚀殆尽 ,致使现今无地层记录。现今所见的三水盆地边界 ,实际上是在 39Ma以后不同时期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J].
刘国臣,李京昌,金之钧,李建忠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