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留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生烃史及生烃潜力

被引:19
作者
许化政
周新科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文留气藏; 石炭-二叠纪煤系; 生烃潜力; 一次生烃; 二次生烃; 聚集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分布稳定、含有机质丰富,是文留气藏可靠的气源岩。煤系在埋藏过程中有两次生烃过程:第一次发生在中、下三叠统沉积后,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流体包裹体分析证实当时煤系的古埋深约为3 500m,古地温118℃,古演化程度为Ro=0.80%0.85%。其后经历了中生代约180Ma以抬升剥蚀为主的历程,煤系生烃中止。早第三纪裂谷发育期间,煤系因埋深加大而进入二次生烃期,并在东营组沉积后达到生烃峰值阶段。主体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文东-前梨园洼陷,埋深5290~6360m。文留地区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已达到90%以上,有效供气边界条件清楚。经计算,文留气藏有效供气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生烃量为3 253.3×108 m3,排烃量2657.0×108 m3,天然气聚集系数为5.92%。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07+421 +4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华北古生界石油地质.[M].郭绪杰;焦贵浩主编;.地质出版社.2002,
[2]  
中国东部深层石油地质.[M].谯汉生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地质基础和主控因素.[M].戴金星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4]  
东濮凹陷油气生成地球化学研究.[M].中原石油勘探局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5]  
天然气地质学.[M].包 茨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
[6]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构造发育特征与气藏形成 [J].
许化政 ;
周新科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712-720
[7]   含油气盆地的输导体系研究 [J].
张照录 ;
王华 ;
杨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133-135
[8]   油气运移研究的有效途径 [J].
陈荷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126-131
[9]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J].
关德师 ;
张文正 ;
裴戈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3) :191-199
[10]   文留盐背斜形成与油气富集 [J].
许化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3) :28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