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石漠化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13
作者
安国英 [1 ]
周璇 [2 ]
温静 [1 ]
童立强 [1 ]
机构
[1]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2]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西南; 岩溶地区; 石漠化; 分布特征; 演变; 统计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中国西南岩溶区1999—2008年石漠化遥感调查结果,研究了该区石漠化发生现状和近十年间石漠化在区域、岩性、地貌及区域经济等方面的演变特征,并对发生石漠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石漠化集中分布在滇、黔、桂三省区;石漠化的发生与岩性和地貌密切相关,其中纯碳酸盐岩中石漠化发生率高于杂碳酸盐岩,并随灰岩或碳酸盐岩含量减少而降低,而地形高差相对大的峰丛洼地、峰林洼地石漠化发生率最高,并随地貌相对高差变小而降低。石漠化发生程度与岩性、地貌关系表现多样,纯碳酸盐岩中轻度石漠化比例高于中度和重度石漠化之和的比例,杂碳酸盐岩中中度和重度石漠化之和的比例高于轻度石漠化比例;在峰林洼地、峰林/缓丘平原中轻度石漠化比例高于中度和重度石漠化之和的比例,缓丘台地和丘陵谷地中中度和重度石漠化之和的比例高于轻度石漠化,是岩溶构造演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制约的结果。从1999年到2008年间,该区石漠化已经呈现转轻趋势,主要表现在总面积减少,石漠化程度减轻;石漠化演变过程中发生在不同岩性和地貌中改善或恶化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与上述石漠化的发生规律相似。石漠化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调查显示,严重石漠化县域内石漠化面积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等呈负相关,县域内石漠化面积是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乃至人均生产总值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石漠化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石漠化呈向好趋势,但是治理难点依然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0 / 11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分区的名称商榷与环境特点 [J].
王世杰 ;
张信宝 ;
白晓永 .
山地学报, 2013, 31 (01) :18-24
[2]   近10a广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分析 [J].
徐劲原 ;
胡业翠 ;
王慧勇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1) :181-184+267+263
[3]   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石漠化基本问题研究进展 [J].
熊平生 ;
袁道先 ;
谢世友 .
中国岩溶, 2010, 29 (04) :355-362
[4]   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的变化关系研究——以重庆南川岩溶区为例 [J].
魏兴萍 ;
袁道先 ;
谢世友 .
中国岩溶, 2010, (01) :20-26
[5]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特征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童立强 .
草业科学, 2008, (09) :40-50
[6]   我国石漠化现状及其防治综述 [J].
宋维峰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5) :102-106
[7]   近年来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研究进展 [J].
覃小群 ;
朱明秋 ;
蒋忠诚 .
中国岩溶, 2006, (03) :234-238
[8]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发展趋势 [J].
李梦先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6, (03) :19-22
[9]   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与石漠化的形成 [J].
张冬青 ;
林昌虎 ;
何腾兵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1) :220-223
[10]   贵州省土地石漠化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 [J].
周常萍 ;
童立强 ;
雷蓉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269-27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