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的垂直缝合线及其在华北板块构造演化中的意义

被引:7
作者
吕洪波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华北东部; 碳酸盐岩; 垂直缝合线; 水平挤压; 构造演化;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9.04.004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笔者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群白云岩和上石炭统本溪组石灰岩中识别出垂直缝合线。垂直缝合线都借助于平面X剪节理发育,缝合面上的"牙齿"与缝合面本身多呈斜交状态,其延伸方向代表着变形期最大主压应力轴(σ1)方向。根据垂直缝合面"牙齿"的突出方向判别:以山东博山地区为代表的华北东部地区在古生代中期和末期先后两次受到NNE—SSW方向的水平挤压作用。其中第一次挤压事件与遍布华北东部的中奥陶统—上石炭统(C2—O2)平行不整合抬升相关,而第二次则与华北东部古生代末期的褶皱隆起相联系。本文的研究为垂直缝合线在盆地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实例。
引用
收藏
页码:473 / 4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中缝合线的特征与成因 [J].
章凤奇 ;
陈汉林 ;
董传万 ;
沈忠悦 ;
杨树锋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1) :73-81
[2]   早期水平缝合线 [J].
董火根 ;
卢华复 ;
吴葆青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3) :20-24
[3]   缝合线的形成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意义 [J].
刘和甫 .
地质论评, 1959, (08) :367-370+387
[4]   中国东南部碳酸盐地层中的缝合线构造 [J].
夏邦栋 .
地质学报, 1959, (02) :155-166+237
[5]   四川三叠紀石灰岩中之縫合線構造 [J].
阮維周 .
地质论评, 1940, (Z1) :65-68+177
[6]  
Growth of stylolite teeth patterns depending on normal stress and finite compaction[J]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7 (3)
[7]   TECTONIC STYLOLITES IN THE UNDEFORMED CUMBERLAND PLATEAU OF SOUTHERN TENNESSEE [J].
RAILSBACK, LB ;
ANDREWS, LM .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995, 17 (06) :911-915
[8]  
Basic methods of structural geology .2 Marshak,S,Mitra,G. Prentice-Hall . 1998
[9]  
Tectonic stylolites perpendicular to modern stressin the"undeformed"Nashville Dome:Evidence for Jurassic-to-recent intraplate tectonic compression .2 Railsback L B. Geol.Soc.Amer.Ab-stracts w.Programs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