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隧桥工程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初步评价

被引:4
作者
杨红 [1 ]
袁政涛 [1 ]
刘健 [2 ]
陈锦辉 [2 ]
吴健辉 [2 ]
王春峰 [1 ]
焦俊鹏 [1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2]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
关键词
海洋工程; 生态损害; 结构功能指标体系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综合健康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海洋工程在上海海域纷纷兴建,造成了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损害。在分析海洋工程可能造成生态损害的同时,以上海长江口隧桥工程为例,选择2007年春季和秋季的2次生态调查数据进行研究。架桥阶段结束后,综合分析了春季与秋季的调查数据,发现各项指标均有偏向于不利的趋势。基于结构功能指标体系评价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后得出上海长江口隧桥工程附近海域的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2.043和2.166。根据CHI≤3的情况下判断,该海域的生态健康状况属于不健康接近亚健康状态,表明河口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发生明显改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出现退化或丧失。针对遭遇海洋工程破坏的生境,需要进行更多、更长时间的人工干预,并提出有效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31 / 10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河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初步评价 [J].
叶属峰 ;
刘星 ;
丁德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 (04) :128-136
[2]   长江口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J].
王军 ;
陈振楼 ;
许世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659-664
[3]   河口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J].
孙涛 ;
杨志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3) :126-129
[4]   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周华荣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2) :150-153
[5]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J].
马世骏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1984, (01) :1-9
[6]   渤海湾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的初步探讨 [J].
邹景忠 ;
董丽萍 ;
秦保平 .
海洋环境科学, 1983, (02) :41-54
[7]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万本太主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8]  
可持续发展论.[M].马中等撰稿;张坤民主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9]  
地理环境概述.[M].胡兆量等编;.科学出版社.1994,
[10]  
层次分析法引论.[M].王莲芬;许树柏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