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等五种树种抗旱性的比较

被引:32
作者
冯玉龙
王文章
敖红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樟子松;油松;红皮云杉;水曲柳;抗旱机制;
D O I
10.13759/j.cnki.dlxb.1998.06.004
中图分类号
S718.43 [树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研究树木的抗旱机制,文中对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油松和水曲柳的抗旱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自然失水不同时期,各树种的水分参数不同,其变化速率也不同。各时期均以水曲柳和落叶松失水速率最大,红皮云杉次之,樟子松和油松失水速率最小;与之相关的各树种其它水分参数变化由快到慢的顺序也如此。落叶松和水曲柳的质膜相对透性较小,樟子松和红皮云杉较大,油松质膜相对透性居中;脱水对各树种叶绿素代谢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水曲柳、红皮云杉/油松、樟子松和落叶松。落叶松与樟子松的抗旱机制不同,落叶松属于忍耐脱水耐旱树种,而樟子松属于延迟脱水耐旱树种,水曲柳与落叶松相似,油松与樟子松相似,红皮云杉抗旱机制属中间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机理及其分类模型的研究(Ⅰ)——苗木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及分类 [J].
李吉跃 ;
张建国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3, (03) :1-11
[2]   半干旱地区引种长白落叶松的可行性探讨 [J].
李春耀 .
辽宁林业科技, 1993, (01) :7-9
[3]   油松侧柏苗木抗旱特性初探 [J].
李吉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8, (02) :23-30
[4]   十种杨树苗木水分关系的研究 [J].
王世绩 ;
闵曾琪 ;
刘雅荣 ;
刘奉觉 ;
王爽 .
林业科学, 1982, (01) :6-14
[5]  
植物水分逆境生理[M]. 农业出版社 , 刘友良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