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词心理表征之争——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

被引:15
作者
赵翠莲 [1 ]
李绍山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多义词; 心理表征; 核心词义表征; 独立词义表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32 [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多义词是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领域中广为探讨的语言现象。有关多义词心理表征的观点呈两个极端核心词义表征观和独立词义表征观。还有的观点趋于调和。本文介绍了多义词研究的各派分歧,并分析了各自的理论背景以及以往心理语言学的实验结果。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对多义词心理表征的研究缺乏更加全面的理论体系,实验设计不够全面,实验操作不够简便易行,数据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欠准确。最后,本文指出了多义词研究对于词典编纂和EFL教学的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Processing polysemous words in context: Evidence for interrelated meanings[J] . John N. Williams.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 1992 (3)
[2]  
Multiple subcategorization and the ?-criterion: The case of climb[J] . Ray Jackendoff.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 1985 (3)
[3]  
The non-uniqueness of semantic solutions: Polysemy[J] . Geoffrey Nunberg.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 1979 (2)
[4]  
Relational Models of the Lexicon:Representing Knowledge in Semantic Networ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