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拗陷古潜山油田水化学研究

被引:6
作者
韩宝平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关键词
冀中拗陷; 古潜山油田水; 对应分析; 混合作用; 演化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冀中拗陷油气田87%的储量产于海相碳酸盐岩古潜山中,在油气生成、运移、集聚和散失的过程中地下水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50个试样的水化学分析资料,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冀中拗陷古潜山油田水进行了分类并初步探讨了水化学成分演化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寻找油气田的水文地球化学标志 [J].
刘崇禧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7, (01) :44-50+19
[2]   冀中、冀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发育及其含油气远景 [J].
安延恺 ;
林浩然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6, (03) :248-255
[3]   地层水中的脂肪酸、环烷酸、酚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黄福堂 .
石油实验地质, 1986, (02) :160-163
[4]   冀中坳陷地下水的氢和氧同位素组成与成因 [J].
孙杉 ;
谢家声 ;
李桂茹 ;
邱纯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 (03) :240-250
[5]   我国油田水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讨论 [J].
张金来 .
地质论评, 1979, (02) :64-69
[6]  
潜山油气藏[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华北石油勘探开发设计研究院编, 1982
[7]  
Application of correspondence factor analysis to the study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the Erta Ale Chain (Afar, Ethiopia)[J] . H. Teil,J. L. Cheminee.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 . 197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