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上游巨型滑坡特征及形成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35
作者
殷志强 [1 ]
程国明 [1 ]
胡贵寿 [2 ]
魏刚 [2 ]
王运青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巨型滑坡; 黄河上游; 滑坡特征; 形成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滑坡发育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滑坡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以我国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上游的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发育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气候演变对巨型滑坡发育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1)大型古滑坡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多期性和时段性,大区域滑坡的广泛发育与全球古环境变化的暖湿间冰期之间呈现良好的一致性关系。(2)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380km的干流河段内发育有大小滑坡205个,滑坡堆积物的残留总方量为78.1×108m3,其中巨型滑坡15个,占滑坡总数的7.3%。(3)干流区内发育有3期滑坡,其中早期滑坡多披覆于黄河Ⅲ~Ⅳ级阶地,光释光年龄显示其发生于M IS-3时期;晚期滑坡多披覆于黄河Ⅱ级阶地,发育于距今约5kaB.P.左右的全新世暖期,现代滑坡披覆于黄河Ⅰ级阶地,多为早期滑坡前缘因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次级滑坡。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 [J].
李晓 ;
李守定 ;
陈剑 ;
廖秋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9) :1792-1806
[2]   2008年春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附视频 [J].
殷志强 .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 (02) :20-24
[3]   黄河龙羊峡-刘家峡河段特大型滑坡成因分析 [J].
李小林 ;
马建青 ;
胡贵寿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7, (01) :28-32
[4]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 [J].
黄润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3) :433-454
[5]   三峡库区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探讨 [J].
陈剑 ;
李晓 ;
杨志法 .
工程地质学报, 2005, (03) :305-309
[6]   黄河上游全新世特大洪水及其沉积特征 [J].
杨晓燕 ;
夏正楷 ;
崔之久 .
第四纪研究, 2005, (01) :80-85
[7]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事件 [J].
夏正楷 ;
杨晓燕 ;
叶茂林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1) :1200-1204
[8]   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的耦合性探讨 [J].
黄长生 ;
彭红霞 ;
杨桂芳 ;
李长安 ;
殷鸿福 .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4) :89-92
[9]   第四纪泥石流活动期与气候期的阶段性耦合过程 [J].
李永化 ;
张小咏 ;
崔之久 ;
高全洲 .
第四纪研究, 2002, (04) :340-348
[10]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与重大地质灾害的成因初探 [J].
王思敬 .
工程地质学报, 2002, (02) :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