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源分区与短路阻抗距离的电压无功分区方法

被引:21
作者
颜伟 [1 ]
王芳 [1 ]
唐文左 [2 ]
赵霞 [1 ]
余娟 [1 ]
高强 [3 ]
机构
[1]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2]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3]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无功分区; 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 灵敏度; 电气距离; 短路阻抗距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61 [自动调整];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基于先电源节点分区后负荷节点映射分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源分区与短路阻抗距离的电压无功分区方法。首先以无功/电压灵敏度来定义电气距离,采用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直接对电源节点进行分区。然后定义了多无功源节点对单个负荷节点的短路阻抗距离,并以短路阻抗距离最短原则来实现负荷节点的映射分区。该方法不仅能保证电气距离近的无功源被分在同一个区域,而且还能保证负荷节点与对其控制能力强的多个无功电源节点被分在同一个区域。另外,该方法还具有分区结果与潮流状态无关的优点。IEEE39节点系统和重庆实际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二级电压控制的河南电网分区和主导节点选择 [J].
代飞 ;
黄磊 ;
徐箭 ;
孙元章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 (24) :101-105
[2]   一种区域耦合度指标及其在电压无功分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陈霞 ;
孙海顺 ;
隋先超 ;
文劲宇 ;
李小平 ;
孙建波 ;
李淼 ;
李大虎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 (07) :83-88
[3]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J].
卢志刚 ;
秦四娟 ;
常磊 ;
马丽叶 .
电网技术, 2010, 34 (10) :99-104
[4]   基于粒子群优化搜索的二级电压控制分区 [J].
王春燕 ;
王倩倩 ;
马成飞 ;
赵彩虹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0, 10 (02) :1-5
[5]   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 [J].
赵晋泉 ;
刘傅成 ;
邓勇 ;
李可文 ;
方朝雄 ;
黄文英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7) :36-39+56
[6]   聚类分区算法在新疆电网的应用 [J].
李江 ;
晁勤 ;
常喜强 ;
宋联庆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 37 (06) :57-59+72
[7]   模糊聚类法在二级电压控制分区中的应用 [J].
王颖 ;
彭建春 ;
何禹清 ;
周春明 ;
张二飞 ;
郭冉 .
继电器, 2008, (11) :28-32
[8]   基于树形分布的电压控制分区 [J].
方鸽飞 ;
刘君华 ;
吕岩岩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7, (01) :83-86+127
[9]   基于免疫—中心点聚类算法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J].
熊虎岗 ;
程浩忠 ;
孔涛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02) :22-26
[10]   二级电压控制模糊聚类电气距离法的研究 [J].
刘君 ;
柏强 ;
谢晓梅 ;
贾志伟 ;
于佰建 .
电网技术, 2006, (S1) :25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