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体系,是各级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重要任务.经过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社会福利工作网络.民政部门主管的是以孤老残幼等弱者群体为对象的特殊福利事业.目前,全国有国家举办的福利院1274所,其中,综合性社会福利院1070所,儿童福利院77所,精神病院127所,共收养城镇“三无”孤老、孤残儿童、精神病患者65000多人,自费收养人员约3000多人;有乡、镇、街道办敬老院40387个,收养602656人,其中老人563440人;但还有1085个县、234个市没有福利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格局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因此,要在坚持为”三无”对象服务为主的前提下扩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深化福利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是社会福利事业改革的方向.社会福利社会化就是在政府的领导下,改变社会福利事业由国家包办的局面,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兴办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形成政策配套、设施完善、多元参与、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工作体系,建立起以国家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区福利服务和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为主体,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的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