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6种荒漠植物分布的潜在影响

被引:28
作者
吴建国
吕佳佳
周巧富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短叶假木贼; 驼绒藜; 气候变化; 濒危植物; 膜果麻黄; 喀什膜果麻黄; 裸果木; 梭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分析气候变化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ART(分类和回归树)模型及A2和B2情景,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和喀什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 var.kaschgarica)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这些植物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减小;从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而言,短叶假木贼和梭梭从1991-2020年到2051-2080年时段增加,之后减小,其它植物从1991-2020年到2081-2100年时段减小;喀什膜果麻黄和驼绒藜适宜分布范围减小并破碎化,其它植物向目前适宜分布的西部、西北部(或青海西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区扩展;除驼绒藜和喀什膜果麻黄与年均气温变化具显著相关性外,其它植物分布范围与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较弱(P>0.05),除驼绒藜、喀什膜果麻黄和裸果木目前分布范围与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回归关系较强外,其它植物分布范围与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多元线性回归关系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这些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改变,目前分布范围减少,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近期增加,随着气候变化程度的增强,又逐渐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23 / 73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气候变化对我国干旱区分布及其范围的潜在影响 [J].
吴建国 ;
吕佳佳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2) :199-206
[2]   河西中麻黄地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张国中 ;
满多清 ;
王继和 ;
杨自辉 .
甘肃林业科技, 2008, 33 (04) :6-11+66
[3]   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裸果木的调查与研究 [J].
刘永生 ;
徐怀寿 ;
孙继周 .
宁夏农林科技, 2008, (01) :16+26-16
[4]   珍稀濒危植物裸果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及濒危原因初探 [J].
汪之波 ;
马金林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2) :55-57
[5]   西北濒危动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J].
刘文华 ;
王海燕 ;
王伟峰 ;
钟凌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S1) :197-202
[6]   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居辉 ;
熊伟 ;
许吟隆 ;
林而达 .
作物学报, 2005, (10) :1340-1343
[7]   珍稀濒危植物裸果木地理分布与资源现状 [J].
巴哈尔古丽 ;
汪志军 ;
郭仲军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 (05) :42-43
[8]   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的情景模拟分析 [J].
许吟隆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3) :323-329
[9]   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的统计分析 [J].
许吟隆 ;
黄晓莹 ;
张勇 ;
林万涛 ;
林而达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2) :80-83+97
[10]   西北干旱区10种荒漠植物地理分布与大气候的关系及其可能潜在分布区的估测 [J].
蒋霞 ;
倪健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9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