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火烧后植物群落生产及其产量空间结构的变化

被引:15
作者
周道玮
李亚芹
孙刚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吉林长春
[2] 不详
[3]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物教研室!吉林长春
关键词
草原; 火烧; 生产; 空间结构; 地下生物量;
D O I
10.16163/j.cnki.22-1123/n.1999.04.019
中图分类号
Q948.11 [植物与非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草原火烧后植物群落生产及其产量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草原春季火烧后,由于当年降水充分,火烧地植物群落产量提高;第二年降水不足,火烧地植物群落产量低于未烧地.火烧地植物群落地上生产量的绝对增长率高于未烧地.火烧地植物群落的截茎质量、截叶质量等高于未烧地.火烧地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在火烧后当年升高,第二年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草原火烧后土壤微生物的变化 [J].
周道玮 ;
岳秀泉 ;
孙刚 ;
李月胜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123-129
[2]   草原火烧后群落小气候的变化 [J].
岳秀泉 ;
周道玮 ;
孙刚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