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黄土剖面碳酸盐和铁变化的古气候记录

被引:24
作者
刁桂仪,文启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碳酸盐,铁,古气候;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5.s1.009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作者对渭南黄土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碳酸盐和各种形态铁的系统分析。在研究黄土和古土壤中的碳酸盐和各种形态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CaCO3丰度和Fe2O3/FeO值(铁氧化度)分别作为降水量和温度变化的替代性指标,游离Fe2o3/Fe2o3值(铁游离度)能反映成壤作用的程度。它们在剖面上的分布表明距今约142ka以来,该区的古气候变化经历了六个大时期:(1)142-135kaB.P.,湿润转温;(2)135-73kaB.P.,温暖湿润;(3)73-52kaB,P.,寒冷干燥;(4)52-22kaB,P.,偏湿偏凉;(5)22-11kaB.P.,寒冷干燥;(6)11kaB.P.以来,偏湿偏温。碳酸盐和铁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序列完全可以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以及大陆冰期-间冰期系列相对比。在各个大的气候周期中,次一级的气候变化在曲线上也有良好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渭南黄土沉积中十五万年来的古土壤及其形成时的古环境 [J].
郭正堂,刘东生,安芷生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256-269
[2]   渭南黄土剖面的年龄测定及十五万年来高分辨时间序列的建立 [J].
刘嘉麒,陈铁梅,聂高众,宋春郁,郭正堂,李坤,高世君,乔玉楼,马志邦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193-202
[3]   黄土中游离氧化铁的古气候意义 [J].
刁桂仪 .
地质地球化学, 1982, (09) :58-59
[4]   黄土剖面中氧化物的比值和相对淋溶、积聚值在地质上的意义 [J].
文启忠 ;
孙福庆 ;
刁桂仪 ;
余素华 .
地球化学, 1981, (04) :381-387
[5]  
土壤发生中的化学过程[M]. 科学出版社 , 于天仁, 1990
[6]  
中国黄土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文启忠等著, 1989
[7]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