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3
作者
高珊 [1 ,2 ]
黄贤金 [1 ]
赵荣钦 [1 ]
徐慧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202 ; 020202 ;
摘要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力、特点及未来方向,并针对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差异进一步细分为8种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与国家宏观空间格局的适应与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与区域发展模式 [J].
马永欢 ;
周立华 .
中国软科学, 2008, (02) :82-88
[2]   柴达木 西部循环经济“路线图” [J].
袁宏明 .
中国投资, 2007, (11) :94-101
[3]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珠三角产业集群 [J].
朱晖 ;
邝国良 ;
齐昌玮 .
生态经济, 2007, (09) :91-93
[4]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J].
任勇 ;
陈燕平 ;
周国梅 ;
冯东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141-146
[5]   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评价 [J].
周洁敏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 (01) :31-33